牛津大學學院介紹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簡稱“牛津”(Oxford),位于英國牛津,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關于這所千年老校的故事,相信不需要小諾贅述大家也都耳熟能詳,知名校友更是聲名遠揚,例如霍金、錢鐘書、克林頓等等。可是這所書院聯邦制的大學,共有38個學院,相信大家對這些學院就不那么熟悉了,其中甚至有“沒有學生的學院”。這是怎么回事呢?和小諾一起,康一康牛津大學里的學院。
△牛津大學校徽
牛津萬靈學院
All Soul College
它的建立是為了紀念百年戰爭戰死者的英靈。與其它牛津學院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沒有自己的學生。每一年,萬靈學院都會補充新成員,即邀請牛津大學中最優秀的學生參加由萬靈學院組織一場考試,其中最出色的兩名學生將會成為萬靈學院的新成員。成為萬靈學院的成員在英國被認為是最高的榮譽。
△萬靈學院院徽
學院是由亨利六世(Henry Chichele)于1438年為紀念反法庭之役去世的戰士所建。學院的構架在建立之后都沒有再改變過。如今學院是主要一個學術研究機構。
簡單來說,萬靈學院就是牛津中的牛津。每年數百萬學子通過各項面試、A-level考試等等選拔,最終只有3000多人可以如愿進入牛津大學。而萬靈學院呢?每年只從牛津在校生中挑選優秀者進行考試,錄取人數僅為2人。那不就是傳說中才有的“學霸中的學霸”嗎。
當然了,這也并沒有說的那么玄乎,萬靈學院與其說是一所學院更不如說是一個學術研究所。
2015年一月為止,有76位研究員,23位客座研究員,8位譽研究員,以及32位名譽(即退休學術)研究員在該學院積極支持下繼續研究。如今研究員中,33位完全由萬靈資助(如高級研究研究員,博士后和研究員考試),17位學者通過萬靈學院獲得牛津大學學者崗位。
總的來說,如果同學你是一個熱愛搞研究,喜歡深度鉆研本專業的人,那就應該以萬靈學院為你的終極目標而努力了。不要覺得這所學院的準入門檻太高,畢竟在我等學渣看來,能考入牛津大學的你已經值得我們抬頭仰望了。
艾克賽特學院
Exeter College
英國牛津大學艾克賽特學院建于1314年,位于牛津城的市中心。牛津大學最古老的學院之一,建筑緊湊別致,牛津城的書店大多集中于該學院所在的高街和寬街(High Street and Broad Street)。
△艾克賽特學院院徽
在學院的創立初期,艾克賽特一直是以一所教育神職人員的學校而存在的,規模也比較小。直到15世紀開始,學院的規模才明顯擴大。而學院的校訓是"Floreat Exon.",意思是“讓艾克賽特繁榮起來”。
在此后的數百年里,有各界人士的慷慨捐款,也有學院的自我發展,艾克賽特學院最終發展成了現在的樣子,并以優秀的學術和學生群體的團結而聞名。其中,艾克賽特學院的數學和文學專業的風評也是非常之棒的,JK羅琳阿姨在2014年被選為學院的名譽研究員哦。喜歡數學或文學的同學可以嘗試申請一下啦~
錢鐘書先生當年就就讀于此學院。鑒于錢老曾留下的詩句“委地落花羨飛絮,棲洲眠鷺夢征鴻。”我們可以看的出來,錢老對于年輕時的時光還是無比懷念的,如今同學們正在夢開始的年紀,何不揚帆起航呢。
而在今年培諾收到怡和獎學金的面邀中,就有三位同學是被此學院看中。承載著前人的希冀,勇往直前吧!
牛津大學瑪格麗特夫人學堂
Lady Margaret hall
牛津大學瑪格麗特夫人學堂,英文名稱:Lady Margaret Hall, Oxford, 簡稱LMH,是牛津大學38個組成學院之一。
△瑪格麗特夫人學堂院徽
牛津大學瑪格麗特夫人學堂始建于1878年,是牛津大學歷史上的第一所女子學院。1879年學院首次招生時學生總人數只有九人。學院的創建者是當時牛津大學基布爾學院(Keble College, Oxford)的院長愛德華·斯圖爾特·陶爾博特(Edward Stuart Talbot)和其妻拉維尼亞(Lavinia)。
從1979年起,學院開始招收男生。這一做法使得瑪格麗特夫人學堂和牛津大學圣安妮學院(St. Anne's College)一起成為牛津歷史上第一批實行男女混合教育的女子學院。
雖然馬克利特夫人學堂原本是一個女子學院,但你可不要小看了它。牛津大學瑪格麗特夫人學堂的知名校友有很多,例如,著名的作家兼外交家Gertrude Bell, 巴基斯坦前總統,前首相,巴基斯坦人民黨創始人,布托,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之子,尼基·布萊爾,教育家Elizabeth Blochmann, 知名作家Katharine Mary Briggs, 等等。
別看這個學院頂著一個“娘里娘氣”的名字,它可擁有各種完整的體育運動隊,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他的賽艇隊。
言歸正傳,瑪格麗特夫人學堂在學術上也有著不錯的地位。尤其是工程、機械類的專業,更是有著非常的聲譽。是不是和它溫婉的名字比起來,有那么點違和?不要在乎這些細節啦!如果你對工程和機械非常有興趣的話,這所學院是你的不二之選。今年的牛津面邀中,培諾的兩位學子也正是被這所學院看中,祝他們能如愿進入這所學院吧。
奧里爾學院
Oriel College
奧里爾學院是牛津大學下的一個學院,位于牛津奧里爾廣場。該學院歷史可追溯至1320年代,自稱是牛津最古老的皇家機構,為了顯示其皇家地位,又稱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King's Hall)。
△奧里爾學堂院徽
怎么奧里爾學院就能被稱作“皇家機構”了呢?因為本學院壓根就是由當時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二世贊助修建的,而他的庭臣布魯姆為該學院奠基。在此后漫長的歲月里,奧里爾學院見證了大英帝國歷史的變遷,在各大歷史事件中,也或多或少的承載了一些政治元素。作為由皇家贊助的學院,自稱“皇家機構”當然也就沒什么問題了。雖然現在英國已經實行君主立憲,但“皇家”這個名頭著實吸引了一批“中二少年”。
而如今該學院整體學術水準在牛津院系中,處于中游水平,學院的學習氛圍十分友好。該院最大的特色是他們居然招收“體育特長生”,也就是擅長賽艇運動的大學生。
這就直接導致他們的賽艇隊名氣最大,實力無人能敵,最近的十五年中有十四次奪魁,統治力可見一斑。因此也有人笑稱奧里爾學院為賽艇學院。來到這里的同學是否想起來那句名言“水可載舟,亦可賽艇”呢?
在專業上,奧利爾學院的理科類專業也都不錯,其中數學專業比較突出。如果同學你想要一個放松的學習環境,而且喜歡賽艇這項運動,并且還喜歡數學的話,可以考慮一下這所學院哦。說不定,你還可以在這里遇到培諾學長呢。
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
Balliol College
貝利奧爾是牛津大學最著名、最古老的學院之一,以活躍的政治氛圍著稱,曾經培養出了多位英國首相和其他英國政界的重要人物。此外該學院也是招收最多外國學生的牛津學院。貝利奧爾學院早期一直是比較不引人注目的學院,直到19世紀中期本杰明·喬維特(Benjamin Jowett)出任院長后才逐漸將學院發展成為牛津最重要的學院之一。英國前首相H·H·阿斯奎斯曾形容貝利奧爾的學生“平靜地流露出一種自然的優越感”。
△貝利奧爾學院院徽
貝利奧爾學院的創辦人約翰·貝利奧爾是亨利三世時期的貴族,早期的貝利奧爾學院并不起眼,而且直到16世紀,貝利奧爾學院都有著很強的天主教勢力背景。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里,這所學院也同樣參與了英國的時代變遷,在許多歷史事件中留下了印記。
1870年本杰明·喬維特出任院長后,將貝利奧爾學院帶上了發展的顛峰,學院一改以往嚴厲的教學風格,鼓勵學生與教師間發展更緊密友好的關系,教授們也被鼓勵參與討論如何進行學院改革。這時期的貝利奧爾學院也開始在牛津以濃厚的政治氛圍著稱,大英帝國的多位政治人物都來自于貝利奧爾學院(例如曾有連續三任印度總督都是貝利奧爾學院的畢業生)。
如今貝利奧爾學院在政治界聲名顯赫,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校友當屬現在的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不僅如此,從該院畢業的校友更是有五位諾獎獲得者。他們分布在化學、經濟、醫學、物理等多個領域。
貝利奧爾學院的學術實力不容質疑,其專業覆蓋面之廣在牛津各大學院中也是出類拔萃的。不論你是對政治有著濃厚的興趣,還是對醫學化學等理科類專業有所向往,貝利奧爾學院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在這里你不但可以接觸到英國本土的學生,更能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校友,說不定你上課時旁邊坐著的人在多年以后就會成為某國的領導人哦。
牛津大學王后學院
Queen's College
牛津大學王后學院,英文名稱:The Queen's College Oxford,建立之初拉丁文名稱:Collegium Reginae Oxon是牛津大學38個組成學院之一,同時也是牛津大學最富有的幾個學院之一。
△王后學院院徽
學院坐落于牛津市中心的高街上 (High Street),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學院始建于1341年,名稱來源于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的王后埃諾的菲莉帕(Philippa of Hainault)。學院以其新古典主義建筑聞名,主要設計者囊括了著名設計師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和尼古拉斯·霍克斯摩爾等等。
牛津大學王后學院的學術水準相對比較平均,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從事于各個行業的校友,比如那個發現哈雷彗星的哈雷先生,澳大利亞總理阿伯特,或者是著名的喜劇演員憨豆先生羅溫愛金森。
學院的名字雖然是王后學院,但其實這所學院并不是由王后建立的。它的真正創始人是菲利帕王后的家庭牧師,他在建立了這所學院后用了王后的名字來紀念菲利帕。讓這所學院更加神秘的是它并不對游客開放,所以引起了人們的無限遐想。
盤點到這里,小諾突然想到在牛津上學的中二少年們得有多么開心。會不會王后學院的同學和奧利爾學院(又稱國王學院)的同學相遇了會互相大喊“for the Queen!”“for the king!”呢?
牛津大學耶穌學院
Jesus College
牛津大學耶穌學院全稱(Jesus College in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of Queen Elizabeth's Foundation)是牛津大學的一個學院,位于英國牛津中心,特爾街、船街、谷物市場街和市場街之間。
△耶穌學院院徽
學院由伊麗莎白一世創建于1571年6月27日,以培養神職人員,不過現在學生學習廣泛的世俗課程。
學院歷史最早建筑是第一方庭,建于16世紀和17世紀初;第二方庭建于1640年和1713年之間;第三方庭建于1906年。1971年學院成立四百周年時又建成了新宿舍。
聽名字大家就可以猜到,這所學院與許多英國著名的學院一樣,有著濃厚的宗教背景,最初都是用于培養神職人員。而現在耶穌學院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優秀的綜合型學院,其中理科類專業也相當不錯。
很多同學在選擇學院的時候都會被五花八門的學院名字所迷惑,然而這些名字僅僅只是代表著他們的歷史,并不能代表他們的學術立場。所以即使你是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無神論者,那選擇耶穌學院也不是不可。
好了本期的學院盤點就先到這里了。
牛津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大學,
這么多學院各自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歷史背景,
待小諾替你們摸清他們的底細,
再給同學們繼續講述他們的故事吧~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