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半參加牛津面試,高二年級就拿到了華威大學、布里斯托大學offer。英語非常流利,非常熱愛物理,目前就讀于帝國理工學院物理系……”
當小諾看到這位名叫L同學的同學的資料時,內心很是羨慕。在學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俏皮話物理難,化學煩,數學題目做不完。當不少尚在國內的學生都“聞理色變”時,L同學卻已經走進了世界頂尖高校的物理系。“這個孩子究竟是如何成長得這么優秀的?”不少人肯定會這樣問。帶著好奇,我們也與他的父親——L先生進行了交流,通過家長的教育視角,我們或許會有所感悟、有所收獲。“積極向上、正向引領、自由寬松、興趣導向,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教育理念。”L先生與她的愛人雖然工作很繁忙,但在對孩子的教育上絲毫沒有放松。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是他們為孩子營造的成長環境,也確實讓L同學獲益良多。孩子踏上留學之路,便得益于家長一貫倡導的正向引領與興趣導向,也是父母與孩子平等交流、精細規劃后的結果。L同學有不少親戚家的哥哥姐姐都畢業于國內外一流名校,這些榜樣給L同學帶來了很大的激勵,他也立志要像哥哥姐姐們一樣優秀,毫不猶豫地將目標鎖定在世界頂尖名校上。出國留學,最重要的一大“門檻”就是語言關。而在國內讀書期間,與L同學接觸過的外教老師也對他的英語水平大加贊賞。孩子有志向,而且在語言學習上確實有天賦,父母也就全力支持,開始幫助孩子一起規劃留學之路。經過仔細的調研后,培諾教育以其專業的能力和雄厚的實力打動了L同學一家,大家一致決定在這里學習A-Level課程。最開始,夫妻二人希望L同學接受業余學習培訓,同時兼顧好學校內的課程,但孩子在培諾學習不久后,講了一句話讓夫妻倆改變了初衷:爸爸,上了這么多年學,我終于在這里找到學習的樂趣了!與國內相比,A-Level課程學習的深度稍淺,但涉及的范圍更廣,而且給了學生更充分的自主選擇權,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發掘興趣點、找準優勢長處。既然孩子對A-Level的學習青睞有加,出國的意愿又十分強烈,何不盡全力向理想的目標前進呢?于是夫妻倆遵循孩子的意愿,從高一下學期開始,L同學正式在培諾開始了集訓學習,全力備戰出國考試,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被帝國理工學院順利錄取。“在孩子的發展問題上,我們從未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他,把孩子限定在‘條框’中。但是我們也經常給孩子傳授一種價值觀:無論從事什么行業,要想受到別人的認可與尊重,就必須要在所處的領域做出貢獻,你的貢獻越大,受到的尊重就會越多。”L先生說道。相比較傳統的說教,L先生和妻子更注重“身教”的作用,以身作則營造良好的家風。晚上吃過晚飯后,孩子在房間內學習,二人要么做點家務,要么安靜地讀書,很少打開電視或上網。有時孩子累了出來放松一下,看到的不是喧囂的電視節目,而是父母安靜讀書的模樣。每當這時他們也會放下書本,陪孩子說說話、吃點東西,始終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舒心的氛圍,讓他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可以凝神靜氣。而且,L先生和妻子這樣做絕非刻意,不是故意給孩子樹立榜樣,而是二人本來就擁有著良好的生活習慣。
不過,千萬不要以為這個書香家庭對網絡“敬而遠之”,相反,他們對網絡和電子產品有著很理性的認知。
在信息化時代,網絡已經徹底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但在教育領域,這似乎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詞匯。就在不少家長堅決反對孩子接觸手機和電腦時,L先生卻在L同學十四歲生日時,主動送給他一部手機。
“十三、四歲的孩子,能控制住自己不沉迷于手機嗎?”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擔憂。但是L同學就做到了,不但成績一點沒落后,而且也很好地利用手機為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服務。“在信息化時代,要想讓網絡遠離孩子的生活是不現實的,‘疏’遠比‘堵’要重要。家長不應該談‘網’色變、談‘機’色變,而是要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這些工具。”L先生說道:“之所以有部分孩子沉迷于網絡,原因是很復雜的,如果要深究的話,根源或許在家庭氛圍、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或是孩子情感的缺失上,總之,這個‘鍋’不能讓網絡或手機來背。記得和L同學交流時他告訴過我,之所以自己對網絡‘不上癮’,是因為在他心目中,有更重要的東西值得去追求、去奮斗。聽到這樣的話我很欣慰,一方面感嘆孩子的懂事,另一方面也證明我們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在孩子使用網絡、使用電子產品的問題上,L先生作為家長確實起到了一定的監督作用,但更多的是合理的引導,而非簡單粗暴地“一刀切”。
無論是在培諾還是走出國門,L同學的勤奮自律都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父母十分放心。“這個孩子很有韌勁兒,認定了目標就會全力以赴,不惜力、不偷懶。”L先生評價道。講了這么多,其實L同學成功的根本因素,就是父母對于教育科學而又理性的認知。“我認為,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發現自己,讓他們在擅長、喜歡的領域干出一番事業。這既是成就,也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L先生總結道。他也特別提到,L同學身上一個很大的閃光點,就是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知,對自己的成長有一個清醒的規劃,從不會為迎合家長的意愿去做事,這也幫助他成功叩開了帝國理工的大門。而這份難能可貴的特質,最大程度上來源于家長充滿正能量的教育。積極向上、正向引領、自由寬松、興趣導向,短短十六個字,卻能給孩子帶來健康幸福的童年,能夠徹底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喚醒一個追求卓越的靈魂,最終為家庭乃至社會塑造一個優秀的人才。
L同學是幸福的,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在花季年華邁進了帝國理工的大門,在無數人仰慕的殿堂中盡情發展;他更有著一對優秀的父母,成為他成長道路上最好的引路人和最堅定的支持者。我們為L同學父母深沉的愛與科學的教育由衷地點贊,更祝愿L同學在帝國理工學業有成,以明智和果敢接受未來的挑戰,成就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