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日日网,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鲁大师在线日韩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L同學 | 16歲被牛津無條件錄取,天才少女是怎樣煉成的?
  • 2019-09-20
  • 13669
L同學,初中就讀于新加坡萊佛士女子中學,因從小心懷牛津夢,2018年2月份來到培諾教育,通過遠程課程學習A-Level課程。19年1月9日,15歲的她收到牛津大學數學專業預錄取,8月15日,剛滿16歲的L同學收到牛津大學的無條件錄取。天才少女是怎么樣煉成的?




自主學習的天才少女


剛來到培諾的時候,14歲的L同學跟培諾牛劍高端課程研發組組長黃克然老師說,自己要上牛津。從小她的夢想就是能上這所世界頂尖名校,如今夢想實現了。剛滿16歲的她,就被牛津大學數學系無條件錄取,今年十月份就要踏入牛津的大門。


在老師看來,她是一個非常聰明并且自律的學生。在黃克然老師的印象里,她有很高的天分,很有自己的想法,自理能力非常強,很小的年紀,就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該做什么,是成績完全不需要擔心的優等生。在同學眼里,她也是超越了學霸的存在,許多同學平日里都稱呼她“天才”。

這一代的學霸,早已不是那種“流水線”式的考試達人,很大程度上是由A-Level課程本身的培養方式與國內課程不同來決定的。如果走傳統道路,L同學同樣也可以考上國內重點大學,但是在天賦發展上,可能會大打折扣。


公立教育對她來說,最大的問題,是要跟著學校統一的節奏走,剝奪了她想做自己事情的時間。而L同學從小就是一個效率很高,特別自律的孩子,她學習速度要快于一般學生,所以老師講課的速度,常常讓她覺得有點慢。進入培諾之后,盡管她會自覺整理筆記,做題或者完成作業,讓自己變得很充實,但是和仍在公立學校奮戰的同齡人比,還是覺得可以自主安排的時間變多了不少。


家庭教育,每個牛娃背后都有只看不到的手


常常會聽到有人說,L同學比同齡人”早熟“很多,在我們聊下來之后,發現家庭的影響,似乎是更顯著的方面。


在一個學霸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有什么樣的專業特長、思維方式,以及做人準則,實際上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這真的很像亞當·斯密所說的“看不見的手”——父母言傳身教,或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而不是灌輸,或用家長制的姿態去教訓。


L同學表示,她從小就和父母建立一種開明、平等的溝通關系,讓她可以發表自己對事情的見解,這在她以后的成長經歷中都表現得非常明顯。從小到大,父母會跟她探討各種話題,從最近在讀什么書,到如何看待一個新聞事情,到談論父母的工作,既讓她了解外面的世界,也保留了她求知欲和好奇心。

“很感謝父母對我的教育,在我眼中,我的爸爸是一位很有知識的人,他從經濟,法律,政治,軍事,到天文地理,甚至各種國際競技游戲,他都懂。因為我曾經問他一些很奇怪的問題,我以為他會不知道,但是他竟然能一本正經的跟我講出來。我媽讓我每早堅持聽英文新聞,當有“中美貿易戰”,“華為5g”等時事文章,他們會發給我,讓我去看。“在探究、討論以及閱讀的過程中,L同學在不斷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


豐富的哈佛夏校經歷


收到牛津預錄取offer后,L同學就申請了藤校的Summer School,申請的夏都給他發了offer,除了哈佛大學外,她還收到了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以及芝加哥大學的Summer School的offer。


就像“去清華還是北大”,是每個人小時候的“煩惱”一樣,學霸的煩惱之一就是在一堆世界頂尖名校的offer之中做選擇。今年6月份,L同學選擇了去哈佛大學上了兩周的Summer School。 雖然L同學不是第一次出遠門,但這是她第一次獨自飛到美國,然后自己生活兩周。在生活中不時會遇到小插曲,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去做,也鍛煉了她的獨立性。她說,“總體來說,參加哈佛夏校我很開心,能跟不同的人交流,學到很多東西,也很鍛煉人。”

“當時決定要去哈佛上夏校我還是很期待的,在飛機上也遇到了很多清華北大的大三大四的學生,他們也是去美國藤校學習的,我們交流了很多。


來到哈佛,讓L同學感到很不同的一點就是,哈佛大學的中國人很少,甚至是亞洲面孔都很少。“基本上都是美國人,少量的歐洲人,中國人很少,我可以跟不同背景的人交流,這更能讓我體驗到一個國家的文化。”


還有一點讓L同學特別有感觸的是,班里的每個人都很有故事。比如,L同學是16歲上了牛津,而其他人的情況就更加與眾不同了。有人曾經是自閉癥,在醫院住了很多年,恢復后,通過自己的方法戰勝了困難或者病魔,來到了哈佛;有的同學的父母是博士或者研究所的人,他們放棄了學術,建了一個棒球隊,代表國家參加比賽。“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同,覺得每個人都不是混進哈佛的。所以我很榮幸,跟這些不同經歷的人在一起學習。”


“哈佛的氛圍很好,Summer School的同學之間也沒有固定的小團體,每天都會認識不同的朋友。食堂是自助式的,也很符合我的口味。一個人坐在這吃飯的時候,經常會有同學過來找你聊天。”


哈佛的夏校有很多課程可供選擇。“因為我想提高下口語,讓自己口音更加純正,所以我選擇了關于演講的課程。除此之外,還會有些必須要參加的講座。”



第二次參加Visionary的體驗


如果說哈佛的Summer School讓L同學體驗了國外名校的生活方式,Visionary大學先修課程讓她更了解數學,經濟,編程等國外大學學術的部分。她表示,“這兩個課程很互補,帶給我不同的體驗,我都很喜歡。”


去年,L同學在還沒有申請牛津的情況下,就參加了Visionary課程,收獲良多,甚至對她后來的牛津面試都很有幫助,今年作為準牛津學生,她第二次參加了Visionary課程。她說,去年第一次上Visionary課程的時候,還覺得有點難,但是今年第二次再來,她覺得難度不是很大,上課的時候導師的節奏她都可以跟上。


看到這里,或許你會想,一個同樣的課程,參加兩次,不會覺得重復嗎?但對L同學來說,兩年的Visionary,每年都有不同的收獲,每年的收獲很大。


她說,“今年和去年的課程安排不同,導師也不一樣,這兩年Visionary課程學到的東西很多。和去年相比,今年課程更多了,今年新增設了計算機和工程專業。課程安排都很合理,對于我這種什么都想學的人來說非常有幫助,我既想學數學,也想學計算機,經濟,三門課程我都可以學。project更有趣了,導師們很用心的準備,帶領我們做projecet,大家也很用心在學,反饋也比較好。培諾給Visionary準備的實驗室,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實踐。”

L同學是學數學專業的,這次選擇了計算機的project。在她看來,計算機C++ 語法不是很難,關鍵是如何用一個嚴謹的思維寫下來想做的東西。“你可能會達到這個目的,可是呈現的形式卻不是你想要的,所以就需要改很多錯誤,挺有意思的,我還是挺喜歡的。”在做project的時候,L同學坐在那里整個下午都在敲代碼,變身成了“碼農,“最近眼睛用的很多,但是在自己打出第一個游戲的時候,特別有成就感。尤其是當你點'Run'的時候,玩的時候沒有出現任何bug和系統上錯誤,你就特別開心。


“導師們很不容易,每一位導師都很負責。有的導師需要同一時間照顧很多組,解答很多問題。雖然是學生導師,但是教的很好。反而正因為是學生,更能站在我們能理解的角度上去解釋問題。大家年齡相仿,交流上更順暢。課后問問題,更加方便點。也不會覺得打擾到老師工作,每位老師都很隨和。”


走進牛津看似輕松 實際早就注定


14歲時,L同學第一次雅思考了八分。16歲被牛津無條件錄取,在外人看來,她好很輕松的就走進了牛津,但很多人卻不知道這其中付出了多少努力。性格要強的她,任何事情都喜歡提前規劃,然后按照目標提前去做。從預錄取到無條件錄取,這段時間,除了準備還剩下的A-Level考試,L同學基本上都在自學大學課程。


原來,當身邊很多同學都在為大學錄取努力的時候,她卻開始為牛津的大學課程準備了。今年上半年,L同學已經把牛津第一個學期的課程都自學過了!


在別人看來,L同學一直是個很穩的人,普遍比同齡人“早熟”一些,但是在她自己看來,有些事情現在開始并不早,恰恰是現在就應該去做的。“任何事情,我都會早想一步,早做一步,只有這樣,我才能更加從容的去準備,并且做到最好。”


那些能走向世界名校的學霸,他們的特質都不同,但是你會發現,自律是他們永遠不變的共同點。L同學就是個特別自律的人,尤其是在學習上面,計劃性很強,甚至會精細到每天的規劃,給自己規定好每天該學什么,幾天之內把什么內容學完。她學時拼命,玩時也瘋狂,她既打得了球,滑的了冰,但是也可以沉下心來學習。她很能玩,但是并不貪玩,“我會跟朋友玩的很嗨,但我不會主動張羅玩的事情。所以我平時都能沉下心來,沉淀自己,自己慢慢學習。”


成長和蛻變


在求學路上,L同學一心想上牛津,一路向前,并沒有想那么多,現在倍加珍惜在國內的每一天。臨開學還有一段時間,L同學現在每天都在做倒計時。”現在回頭想想,假如沒有家人和老師的支持,我考不上牛津。當時忽略一些事情,現在我想到了他們的付出,就很想回報他們。


L同學告訴我們,她在生活技能上面有很大的提高,洗衣服,做飯樣樣都可以搞定,用她的話說”自己一個人闖也是沒問題的!


喜歡忙碌的生活


L同學喜歡忙碌和充實的生活,雖然大學的第一個學期課程不會很多,但她會讓自己變得忙起來。我想趁著壓力小的時候,多蹭一些別的專業的課,比如計算機。“


因為年齡太小,也不能出去實習,她想盡可能的豐富自己的經歷,在大學的時候多考點證書。”希望在以后投簡歷的時候,自己的簡歷上面有很多東西可以寫。”


在大學期間,她也會參加跟學術有關的社團。學校每周都會有一些小型的lecture,會邀請一些教授過來講,她表示也會利用好這個資源。8月底的時候,L同學參加了牛津商談隊的北京回訪賽。“學校的知識和考試已經足夠讓我在數學方面有知識基礎,我所欠缺的是在計算機,經濟和法律等方面的實戰經驗,所以想多體驗下。”

“選課方面,會選與統計相關的課程,以后可以轉AI,數據分析,也可以轉金融和投行。這是兩條路都可以走的情況,這也是黃老師給我的建議。”


碩士畢業后,L同學也才20歲。這是多讓人羨慕的年紀啊,年輕就有很多選擇。“很多人都覺得我年齡小,我自己也是比較傾向讀博,但還不確定。假如讀博的話,我還是會選擇在英國讀。”


L同學說,她很喜歡英國,未來四年都要在牛津度過,也會習慣了這里的環境。“美國對女生來說不是很安全,家里人也不會放心我一個人在美國,而且美國的政策不是很穩定。英國相對安全,而且牛津在一個小鎮上,學術氛圍很濃厚。”


給學弟學妹的建議

1.目標要明確,早點確定目標學校和專業。
提早決定和準備,不要到最后再被動的決定。不確定目標就沒有定向,容易分心,不如朝著一個方向去努力。
2.數學是一切的基礎。
無論是老師,還是我父親,都很支持我學數學。無論是計算機還是經濟,學到最后都是數學。數學是一切的基礎,也是所有學科的終極形式。學數學可以給我很多選擇。



就這樣在最好的年華,L同學進入了牛津這所象牙塔,要開始與城堡和圖書館為伍的生活。愿她在數學的海洋里肆意馳騁,在青春的陽光里一往無前。

上一篇:
Z同學|A-Level成績考了4個A*,解題速度讓帝國理工教授看呆,還給他專門發來了表揚信!
下一篇:
Z同學 | 18歲收到牛津本碩offer,22歲就成為牛津博士,學霸女神的開掛人生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