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日日网,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鲁大师在线日韩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Z同學 | 18歲收到牛津本碩offer,22歲就成為牛津博士,學霸女神的開掛人生是怎樣煉成的?
  • 2019-12-19
  • 14436

與Z同學的交談,雖然短暫,卻足夠讓人印象深刻,就像一張飽和度降維的老照片,她所有的言語都被添加了一層名為溫柔的濾鏡,柔和的背后卻是篤定的自信與干練的從容。


Z同學,高中就讀于山東省實驗中學,2014年7月份,高二暑假開始在培諾上課,她利用高三這一年的時間學習A-Level,獲得了A*A*A的優異成績。不到半年的時間,憑借出色的表現,她順利通過了牛津大學的面試,成功收到了牛津大學的數學專業的offer。2015年10月,她如愿走進了牛津大學,開始了她漫長的牛津之旅。2019年7月,四年的本碩生活結束了,年僅22歲的她又申請到了牛津大學的博士,開始了她在牛津的五個年頭。


這一路走來,大家都覺得她是自帶光環的牛津女孩,殊不知,這背后有很多艱辛和努力。


錯失深造機會,成為圓夢名校的動力


Z同學從小到到大,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高中的時候,她還被人叫做“學霸張”。高二的時候,作為優等生的她參加了新加坡SM2全額獎學金項目,是新加坡教育部的獎學金的計劃,特別針對于中國高二理科優秀學生,分為筆試和面試。通過新加坡SM2項目筆試和面試的學生,最終可以獲得全額獎學金,去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或者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深造。這個項目讓Z同學感到很期待,結果卻不理想。“從高一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項目,高二就想試一下。當時筆試刷掉了一半人,面試當年只刷掉7個人,而我就是被刷掉的1/7。”


與未來深造的機會失之交臂,這讓Z同學感覺很不甘心,于是她萌生了想要申請國外大學的想法。“我爸爸的同事家的孩子正好在培諾上課,跟他聊了一下,覺得還是挺可行的。媽媽對比了很多留學機構,最后覺得,還是培諾最后的目標跟我的目標比較契合。”


一開始,對于出國留學的事情,Z同學并沒有多少概念,她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考入牛津。在入讀培諾之前,她參加了培諾的入學測試,成績出來之后,培諾老師告訴她可以試試沖擊下牛津。當時她還覺得很遙遠,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Z同學很坦誠的說道,“我在省實驗年級排名大概100,但每年去清北的就只有10個人,我當時真不覺得自己有機會去牛津劍橋。我的理想是浙大,但估計最多只能考到同濟,或許最后可能就成山大了。直到收到牛津的面試邀請函,我才感覺這件事是可行的。”


獨家學習和面試秘籍


談到學習經驗,她坦言,“倒是沒什么學習方法,就是每天制定好計劃,刷真題,改錯題。”Z同學認為,之所以在A-Level考試上面非常順利,離不開高中前兩年的學習基礎,“數理化學的很扎實,就不用怕A-Level了。”高一高二的知識儲備對Z同學學習A-Level產生了很大的幫助,她的薄弱點主要是在英語方面。


牛津大學作為世界頂尖學府,一直深深地吸引著Z同學。牛津的雅思成績要求較高,所以她在英語方面做了很多的準備。在去牛津面試之前,Z同學提前一個半月就到了英國,以便提前適應環境,順便還可以考一下雅思。


在英國一共待了大概兩個月,語言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功夫不負有心人,英語方面的積累,讓她在面試中得到了面試官的稱贊。對Z同學來說,面試過程很輕松,與面試官玩著笑著,面試就結束了。在她看來,面試就是一個交流的過程,雖然也是做題,但如果能一邊做題,一邊與教授交流,面試成功的幾率就大很多。


溝通能力,比我們想象中還要重要,而這一點正是Z同學所擅長的。Z同學認為,“有很多MAT能考滿分的同學,在溝通方面不是很擅長,就很容易被拒。我覺得牛津想找的是有潛力的學生,面試的時候要讓教授看到這種潛力,這一點很重要,教授給你的hint時候,要有反應。”


越努力,越幸運


對Z同學來說,當年做出國留學這個決定來的很突然,很多事情都要在短期內完成,包括在申請牛津的時候,甚至都還沒有A-Level成績。她回憶道,“申請過程還算是順利,但是當時心態很崩。因為出國這個決定很突然。”


來培諾不到五個月,她就收到了牛津面試邀請,而后一個月的時候,她就收到牛津的預錄offer。可想而知,她需要在短暫的幾個月時間內快速地學習和考試。她表示,“在收到預錄offer之前,我學了特別多的課程,課程雖然不難,但生活節奏特別快。”


收到牛津的預錄offer之后,心情更加五味雜陳。“收到offer之后,并沒有一味的開心,而是內心終于達到了平衡,有一種inner peace。畢竟為了出國,我付出了太多努力,之前的努力得到了回應,隨之而來的更多的是壓力,雅思就是她走進牛津的“攔路虎”,只要解決這個難題,一切都不在話下。


越努力,越幸運,Z同學最后終于一舉攻下雅思難關,過關斬將,圓夢牛津。


牛津生活的迷茫與明朗


今年已經是Z同學在牛津度過的第五個年頭,談到牛津,她表示,牛津跟她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也曾經在牛津的認識上面有些誤區。


她曾經認為,牛津的人都是書呆子,等她去了以后,發現自己的想法完全錯誤。最讓她有所感觸的主要有兩點:第一點,牛津的學生很全面,不僅學習好,而且情商高,還會玩,是一群真有能力的人,并不是死學習的人。第二點,去英國之前,她說自己會有一種思維定式,認為英國人可能在數學方面不如中國人擅長,后來發現并不是這樣的,Z同學表示,“他們在用熱愛學習,而我們更多的是被要求。”


Z同學說,在所有接觸過的學科里,數學最有趣,而且數學是一切理科學科的基礎,以后想轉別的專業也可以。源于對數學的熱愛,她從開始申請大學的時候,就選擇了數學專業。


大學數學跟高中數學很不同,Z同學意識到高中的學習方法已經不太適用于大學,大學需要一套新的學習模式。“高中是掰碎了喂給你吃,上了大學需要的是自學能力。”Z同學坦言,“大一學純數,學的東西偏理論推導,這個是我之前沒有接觸過的,很抽象,我覺得純數學的世界跟我的世界不是一個維度的。”


大二算是Z同學人生迷茫的階段,不知道大學畢業之后自己要去干什么。后來Z同學轉到了數學與統計專業,到了“統計”這個領域,她開始如魚得水,數學與統計專業更加貼近現實生活。數學統計和純數學在大一大二的課程幾乎一樣,所以即使轉了專業,課程上也沒有很大改變。


學霸女神的生活


Z同學從高中時代起就是別人口中的“學霸女神”,高中是班里的團支書,Z同學組織了很多活動,比如,科技節、體育節需要排練節目,還組織了很多公益活動,如組織大家手繪義賣,來救助白血病女孩。


作為牛津大學的高材生,Z同學卻總是打趣地說自己可不是什么學霸,但小諾只當她是在謙虛,因為她在學術和業余生活之間平衡的很好,一樣都沒有落下。在大學時代,Z同學的社團活動異常豐富,她演過話劇,打過模擬商談(牛津那一年是全英冠軍),進了華人學生會,也拉過贊助,還在牛津春節晚會當過模特,走過秀。


除了社團活動,Z同學的興趣愛好也十分廣泛,打網球、彈古琴、做模特、跳爵士舞、電競比賽、茶藝……統統都是她的菜。“現在最喜歡的算是茶藝吧,平時沒事就會泡一泡茶,因為喜歡喝茶,泡茶的時候也很放松。之所以喜歡看電競比賽,是很喜歡大家團結一致,為了統一的目標而奮斗的集體感。”


但是,她并沒有因此耽誤課業,反而在學習上把自己逼得很緊,Z同學是一個學習努力、成績優秀的學霸型女神。一直到如今的博士階段,她也是習慣性的給自己每天做好規劃,每天上午十點鐘左右到下午五點都在實驗室里面,然后剩下時間可以自由支配。用她的話來說,“博士其實就是一個從早晨到下午下班都要在辦公室里面自學的一個過程,畢竟前面都自學了很久的時間,所以現在轉變成博士生的身份的時候,我感覺還是挺適應的。”


這個元氣滿滿的少女永遠行走在時間線的前沿,把每一天都安排的滿滿當當。對時下生活的充分享受,又讓她的每一天可以忙而不亂、從容不迫。


慢慢成長,開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談話間,小諾一直被Z同學的溫柔、隨和所吸引,所以理所應當的覺得生活中的她一定是個可愛的小女人。不出所料,身邊的朋友也評價Z同學是個很nice的人,“溫柔”、“脾氣很好”、“開朗陽光”是Z同學的標簽。


Z同學是這屆學院數學系唯一一個女生,同學們平時都特別照顧她。談到牛津的生活,Z同學還分享了一些讓他記憶深刻的小事,“有一次,我心情非常低落,兩個同學過來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當時感覺超級溫暖,可能就是一瞬間,突然有了歸屬感。”


來了牛津這幾年,Z同學認為自己最大的提升是內心,她笑言,“我開始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了,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好笑。”接受自己不完美,反而能趨向完美,這個好像是長大的一個內心過程。


“我發現牛津的人都很強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中國人的目標感會強一些,身邊的英國人看起來都隨性一些。中國學生一般在大二的時候會想要規劃一下自己接下來的生活。”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時間過得好快,還記得去年的時候,Z同學跟小諾說,自己準備申請博士,一轉眼,今年就成功申請到了牛津的博士,并且已經入讀了幾個月的時間。


從牛津本碩,再到牛津的生物醫學博士,一路走來,外人或許覺得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里面的個中曲折,只有Z同學自己知道。


說起Z同學的博士申請歷程,感覺就像是一場長跑。從去年十二月份開始美國博士的申請,二月份英國項目結束申請,直到三月初收到牛津大學offer,這場長跑終于看到了終點。


微信圖片_20191219131731.jpg


“我申請博士過程還挺坎坷的,我一開始沒想來英國,基本投的都是美國,但申請結果并不好,最后只收到了一份offer。后來,我也開始嘗試申請了幾個牛津的項目。最后,兜兜轉轉,工程系里面的生物醫學工程給了我offer。”


“我現在的導師是做醫療影像的,他研究的方向比較偏應用,而我所學的知識可以幫他去解決實際問題,我覺得還挺搭的。再加上我之前就接觸過生物醫學的研究項目,當時就覺得這個領域很有用,而牛津的生物醫學也不錯,就投了。”


機會和幸運垂青有準備的人


能被牛津的生物醫學專業博士錄取,或許有人會說她幸運,起點高,而支撐著這幸運的是她腳踏實地的努力和過硬出色的實力。


大三的圣誕節期間,Z同學申請到了一個在清華大學進行短期科研項目的機會,她在清華待了一個月,參與了一個關于生物統計的項目。在這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內,她讀了各種關于計算生物學的書。這是Z同學做的第一個科研項目,這段經歷開闊了她的眼界,更重要的是,讓她看到了統計學在生物領域的應用。


大三暑假,Z同學去斯坦福大學待了兩個月,做了一個暑期的科研,而那個科研項目恰巧也是關于生物醫學的,主要是研究兩組患艾滋病的病人,身體內免疫細胞隨時間的變化。


這些實踐經驗,為她申請與生物醫學相關的專業加分不少。


濃厚的學術氛圍,優秀的校友


這幾年的牛津生活,讓Z同學最享受牛津的地方是牛津的簡單,她認為牛津生活非常的簡單,不需要你想太多的事情,你只需要去專心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她還認為牛津給她帶來了很多優秀的校友,認識一群遠比自己優秀的人,并從他們身上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不僅是一次全新的體驗,也讓自己有了新的目標和動力。“看著很多學長學姐,包括同屆的人,都非常優秀,都很有夢想,有目標。能成為他們其中一員,能成為他們的朋友,感覺很榮幸。”


牛津的學生會,或者其他學生組織,凝聚力還是比較強的。比如,牛津有創業部,訪學部,都是一個很好的去認識自己的校友,并且實現夢想的一個平臺。


博士生活剛開始三個月,現在有的只是一個大概的方向。聽著她對未來充滿期待的語氣,就知道她現在過得很不錯。在導師的醫療影像團隊里面,她是組里面唯一一個做算法的,因為Z同學之前是學數學的,導師更希望她可以往理論方向去發展一點。現在主要就是去讀一些組里面需要用到的東西,包括算法方向的知識,應用方向的也有。準備再學學編程,這都是在為以后做科研打下基礎。


從本科,到碩士,再到博士,就這樣,她一步步明確了自己的學習目標,努力朝著自己喜歡的領域繼續研究。她一路過關斬將,一直到了如今,年僅22歲的Z同學已經領先了同齡人一大截。


從Z同學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學習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只有踏踏實實地做好現在的每一步,打下良好的基礎,才會有實力去突破更多的挑戰。越努力,越幸運,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小諾認為,無論她將來是否從事科研工作,讀博期間所學到的這些技巧和能力,都能在未來的工作中助她一臂之力!


越努力,越幸運,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我們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縷光。

上一篇:
L同學 | 16歲被牛津無條件錄取,天才少女是怎樣煉成的?
下一篇:
C同學 | 從放棄670分的高考成績到8個月拿到牛津offer,溫暖純良的少年,更有愛與自由